雷竞技RAYBET“网络上匿名会把人变成彻头彻尾的混蛋。”2015年,曾经风靡硅谷的美国“匿名社交”明星产品“ Secret”在上线个月后宣布关闭——《连线》杂志由此断言: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道德角度,基于“匿名”的产品都不会有未来。
7月7日下午,知乎发布公告:宣布将陆续下线“匿名功能”。公告中指出:作为社区早期的产品机制,匿名功能的上线初衷是建立在用户开放讨论、友善互动的基础之上的。但随着互联网沟通环境日益复杂,为保障社区内的良性讨论,取消匿名功能的新版本将在7月14日上线各大应用商店。届时,用户将不能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。
而对于历史的“匿名”内容,知乎“网开一面”地表示:“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将其转为实名。”
在知乎公布下线“匿名功能”的当天上午,国家网信办发布了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,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意见稿拟规定: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、网络群组的管理,不得在词话、群组、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。
《征求意见稿》中还特别指出:“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、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。”而知乎随即宣布下线“匿名”的计划,也被视为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。
多方人士表示,《征求意见稿》的公布背景之一,是如今在各种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上,层出不穷的网暴事件已经渐渐发展为了社会“毒瘤”,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。近年来,先后有武汉遭碾压儿童母亲坠楼身亡、“粉发女孩”自杀、刘学州自杀等事件,这些当事人的悲剧,都被指为或多或少与网络暴力相关。因此,国家管理部门今年也持续出台了相关法规,扼制网暴行为在互联网平台的蔓延。
在《征求意见稿》中,网信办向网络社区板块、群组的建立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明确要求——平台需要“履行管理责任”;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,要提供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、评论、转发和消息提醒等设置。
与之相应,近年来国内内容平台也在如何治理网络暴力,隔离暴力信息上做出了积极探索。2022年3月以来,微博、抖音、B站陆续上线“一键防护”“一键防暴”“一键取证”等新功能;快手、、知乎、小红书等平台可以自主设置私信、评论权限。必要时,用户可以及时关闭私信、评论,尽量避免网暴的伤害。
6月21日,来自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的一封公开信,又进一步将知乎拉入了公众对于其“匿名”机制的质疑声中。
当日,黄渊普发布了一封“写给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公开信”,气愤于知乎上多人匿名爆料其“卷钱跑路”“花钱买奖”。黄表示将向相关部门持续实名举报周源和知乎,直到知乎改变目前的机制。
6月22日,周源发布朋友圈回应称:知乎的匿名功能即将调整。而如今,随着知乎正式与“匿名”斩断联系,也可以说是知乎迈出了平台合力治理网暴的重要一步。
在知乎宣布将下线“匿名功能”后,黄渊普在朋友圈中回应:知乎会因为下线“匿名功能”而暂时失去一些流量,但转型步伐会加速。
“谢邀,人在迪拜,刚下飞机,清北毕业,年薪百万,熟人太多,匿了”,类似的表述近年来已经成为了知乎的一个经典梗。而从网友反馈上看,知乎下线“匿名”之所以迅速得到了认可与欢迎,也源于网络苦“编乎”久矣。
许多人在评论区中写道:“知乎匿名编料乱说的人太多了,这样挺好的”,“知乎你长大了”,“知乎上面胡言乱语网暴犯一大堆,早就该整顿了,强烈支持”。
此前,国家法令虽然要求网络用户注册在后台均需实名,但对于前台发帖时是否可以“匿名”并无统一标准。而某种程度上,在头部互联网平台中,知乎对于“匿名”的容忍程度几乎是最高的——只有知乎允许将ID直接显示为“匿名用户”。
那么,为何知乎长期难以割舍“匿名”?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“匿名”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。当发言可以藏身于“匿名用户”的马甲之下,并难以追溯ID的发帖历史时,内容也更容易变得尺度加大、情绪耸动、真实难辨。这会给平台带来更多的谈资和流量保证——而知乎便成为最终的受益者。
此前在知乎官网上,一组由7篇文章构成的“知乎产品官方指南”专栏里,一篇名为《「玩儿转知乎」系列指南 —— 匿名篇》的文章便包含其中。在这篇文章里,“匿名功能”的出发点被描述为“让知友们在自己不希望公开身份时,仍然可以满足提问、回答等使用知乎的基本需求”。现在,该文章已被删除,这组文章仅余6篇。
而过去一段时间里,许多网友也表示:如果用户对“匿名用户”的发帖内容提出质疑,知乎的投诉通道不够顺畅。在网络上,知乎的投诉处理和响应速度较慢,几乎已成为了一个半公开的“梗”。近期,打开黑猫投诉平台,与知乎相关的投诉能找到超过5000条。
在相对松散的管理之下,用户杜撰的“惊悚”故事对于平台构成了一种利好。例如在2023年1月,从知乎上发酵的“江西萍乡1888万天价彩礼”事件中,虽然后来被证明为是网友编造,但“造谣者”只是被处罚以永久封号,知乎则毫发无伤。
特别是近年来,由于知乎的“水化”严重,许多娱乐帖、故事帖也被平台倾斜了更多流量,得到了优先级展示。近日,「市界」在翻阅知乎首页上的热门帖上看到,页面上大量的八卦贴,其中的吐槽、爆料几乎都是以匿名的形式展现。
考虑到近年来,知乎的商业化困局已经与B站、小红书、豆瓣等平台组成了“难兄难弟”。如何解决“内容质量、社区氛围、商业化”这个不可能三角,成为了定期便会在网络上拿出来被讨论的命题。
在商业困局之下,这些造谣成本不高的匿名发言,成为了知乎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。过去几年,知乎基本努力“踩”过每一个互联网风口,在直播、短视频、电商,以及最新的“大模型”领域均有涉猎,但成效寥寥。因此,“匿名发帖”所担负的平台扩容、提升用户活跃度的任务,成为了知乎重要的商业基础。
在财报中,可以看到知乎如今深深的“商业化”焦虑。5月24日,知乎公布了2023年一季报,季报显示知乎在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9.94亿元,较2022年同期的7.43亿元增长33.8%;净亏损同比收窄70.9%至1.79亿元。
在互联网较为关键的MAU(月活用户)层面,已上线了十余年的知乎月活仍徘徊在1.024亿,与去年同期的1.016亿数据相比,增速仅为0.79%。
从财报层面看,知乎最强劲增长的活跃业务,便是其“付费会员”板块。2023年第一季度,付费会员同比去年增长116%达1490万人,带动了付费会员收入,同比增长105.2%达到4.55亿元,已占总营收的比重达45.7%。
支撑起付费会员购买的基础,据行业内多方分析,许多便是来自于知乎的“盐故事”等从社会热门题材衍生的泛娱乐化内容。这虽然和知乎曾经的“专业”社区氛围大相径庭,但已经成为知乎重要的强心针。而与“盐故事”相伴生的,那些在知乎首页上“匿名爆料”的娱乐帖便是吸引用户持续关注和活跃的不可或缺内容之一。
而未来随着匿名功能下线,知乎要继续以何种“泛娱乐”、“门槛低”的方式触达新的人群;知乎能否如其财报中所说,靠职业培训、职业教育等新增业务撑起“第二曲线”;知乎要如何脱离“编乎”的道路走下去,或许会给知乎和周源带来新的挑战。
在网友得知知乎下线“匿名”功能后,许多人表示,更大的压力来到了有着“企业第二内网”之称的脉脉一侧。如果说知乎的“匿名”更多会影响到社区活跃生态,那么脉脉中的“匿名爆料”则是事关其生存命门。
“大部分互联网平台遵循‘后台实名,前台自愿’的原则”,脉脉方面对「市界」简要回应称,“脉脉必须有后台实名才可以发帖。”
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民交叉委员会主任王贝贝也对「市界」表示:目前尚未有法律对社交平台的“匿名评论”功能作出硬性下线的规定,因此,脉脉等平台的“匿名评论”功能目前还不涉及违法问题。“《网络安全法》第二十四条规定,平台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,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。因此,‘匿名’只是相对的匿名,并不意味着‘匿名’的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。”
在许多大厂人的眼中,脉脉已经成为了获悉行业内幕八卦的第一手信源。而“匿名爆料”作为最重要的身份保护,脉脉也可以说是吃尽了其中的红利。
例如在2021年8月发生的“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”中,据脉脉创始人林凡后来向媒体透露:事件发生的一周时间里,该事件给平台带来了5%的活跃度提升。事件发生后,阿里员工在脉脉上的活跃渗透率接近了50%。
虽然在脉脉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同时,它“互联网茶水间”的属性也让企业们十分头痛。
2018年,脉脉因“存在用户匿名发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,侵犯他人名誉、隐私等合法权益的问题”被约谈。匿名板块因此关闭了一段时间,一家共享单车公司的公关彼时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直言:“我们挺开心的。”
而对于多数员工来说,脉脉因承担着工作中情绪宣泄口的功能,“好事不会想着夸公司,坏事一定会马上发帖吐槽公司”,这也导致它的用户内容始终与恶意的谣言、负面的情绪相伴相生。这让脉脉既享受着匿名爆料带来的流量红利,也承受着虚假内容带来的巨大风险。
林凡自己也谈到:他接到过上百位CEO的删帖请求。此前,有实名认证为“哔哩哔哩员工”的帐号称:“B站能睡小姐姐”,并被脉脉标注为热门评论。随后B站以“利用虚假用户发布、传播虚假不良言论”为由,对脉脉提起诉讼。最终由脉脉向B站赔偿8万元,双方达成和解。
由此,他也在采访中表示,平台治理是一个要不断进步的难题。近年来,脉脉不断强化着匿名功能的“实名性”。
例如2015年,脉脉的匿名发言板块要求必须进行身份认证,显示用户所在公司。2018年,“匿名”经整改后,又变为了“职言”:用户在前台有一个固定的匿名ID。同时,用户发帖时必须在显示真实姓名、所在公司、职位这三种身份之间选择其一。
2021年,脉脉对匿名ID的昵称进行了唯一化处理。“花名体系的时候更多的人会倾向于发偏负面的内容,将其唯一化后,会很微妙地掣肘一部分人持续地发负面信息”,林凡在接受采访时说。
对于匿名爆料中的信息真实性求证以及审核环节,林凡称“用户也判断不清楚真实性的,暂时没有人来投诉的,我们都会快速去找朋友验证一下”,此外,“公司还有一个上百人的审核团队,每一条内容的发布都将由人工审核。”
不过与此同时,匿名爆料既然是脉脉的生存之本,便也构成了其风险的双刃剑。当爆料让企业负面舆论被不断放大后,脉脉的商业化之路也走得颇为艰难。
林凡曾坦言:公司每次开会的时候,广告、招聘的负责人跟职言的负责人都要打架。广告部门认为,因为职言板块的内容,广告主都不投预算了;招聘业务负责人则会抱怨,“那边公司HR在招人,但平台上还有很多负面,这让他们怎么招?”
凡此种种,近年来困于商业化的脉脉也在极力摆脱“爆料平台”的标签,不断向招聘平台转型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脉脉目前的营收构成分别为招聘、广告、会员,所占比例从2020年的“1:1:1”变为2022年的“3:2:1”。2023年初,脉脉成立了全新的业务品牌“脉脉高聘”,计划“3年内的市场占有率和营业收入目标要超过猎聘,成为中国市场的头部大品牌”。2023年3月,林凡透露招聘业务占比已经超过了50%。
而承载着匿名爆料的“职言”功能则在不断被脉脉弱化。据「市界」观察,如今脉脉首页的“职言”已经替换为圈子,“职言”降级进入了二级菜单。这也意味着脉脉试图将匿名讨论的范围控制在圈层内部,而非公域空间。
不过,如果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,脉脉有朝一日真的失去了“匿名爆料”的核心功能,也势必将失去其最重要的竞争能力。毕竟与其它招聘平台相比,脉脉还存在很大差距。
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3月,BOSS直聘月度独立设备数为4174万台,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在1900万台左右,猎聘在790万台。而脉脉的月独立设备数,仅仅是432万台 ,数量仅为排在“队尾”的猎聘的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