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竞技RAYBET“我消灭你,与你无关”,深刻地描述了科技降维打击的凶悍无情。可能是三体中最经典的一句话。
“太慢了!吃翔都赶不上热乎的”,是我见过的最恶心的话之一,把它放在文章中都担心污染了整篇文字。
健身爱好者的体型比注册健美选手差一大截,倒是勉强能解释:训练水平不够,吃的不科学,三分练七分吃没贯彻到位。
但是,注册健美选手,体型却比业余健美选手差一大截,这是个什么鬼?有人能解释吗?
我国的健美运动开展得还是比较早的,在民国时期,上海就曾经创办了“健力美”杂志,当时的健美选手怀着打破“东亚病夫”的思想,展现国人的力量,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。
建国之前的健美运动,虽然有一些记录,但不全面,只能说明大家喜欢健力美。而健美运动再次火热起来,要等到上世纪8、90年代。
特别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,健美运动有了产业的雏形,那些嗅觉灵敏的健美选手,跑在了最前面,挣到了第一桶金。
在90年代,科技健美选手对自然健身选手形成了绝对压制。80年代入行的那批自然健身爱好者,一败涂地。
现在回看,当年国内使用的健美科技非常粗糙,就是简单使用类固醇瞎整,和欧美相差了一代。
选手只知道要使用类固醇,没有做C的流程指导。所以不少健美明星在比赛中被健协查个正着,上了黑名单。
即便如此,这一批健美人,由于首次使用科技,体型明显大于自然健身,所以代言产品,开馆授课,很是风光了一阵。
横向比较,欧美健美明星当时以多里安为代表,已经使用类固醇+生长激素的第二代科技,体型涨得惊人,把中国选手放进去根本没法比。
90年代健美人,虽然用药科技水平差,属于乱来,但动作快跑在前面,成了宗师级人物。
欧美发展到了第三代健美科技,罗尼库尔曼和惠勒等人,把类固醇和肽类激素用到了极致。
当时的比赛比较奇怪,S王等少数选手,体型对其它参赛选手绝对的碾压。这种情况很不正常。
在奥赛赛场上,选手的水平都非常接近,虽然大家常说“罗尼一转身,比赛就结束了”等来说明罗尼在比赛中的统治地位。但实际上各位选手的体型的接近程度,只有裁判才能识别。
按照S王的努力程度,如果公平使用科技,他能打奥赛,成就至少要超过山岸秀匡。
L神的水平可以打奥赛,要不是在获得科技的路上走了一些弯道,他在奥赛也能获得不错的名次。
已经慢了,现在获得IFBB职业卡的国人越来越多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当power man成堆的时候,这个群体就不再是稀缺资源,只能贬值。